無得無失的當下智慧

參究者在參究之過程中,若有任何心得或境界,皆應該淡化之,因為大部份心得仍然是過去經驗心的結論,並無好壞,不足執著之,反而更應進一步去參。.而入門之法是從 「沒有心得 」這個關口進入的。由「沒有心得」進去的世界才是真正的無為法。「無為法」是說不出來的,但並不是沒有那回事 能悟透「沒有心得」的無為法,參究者就是徹悟者、覺者。

今天我之所以能寫出這些語言精靈系列,也是全仗這個「沒有心得」的無為法哩!你知道嗎?「有心得」即有事情,「無心得」則無事情,有心得有一大堆的業,無心得則是閒閒的。台灣過去有個高僧廣欽老和尚,圓寂前說了一句名言:「無來無去,無代誌」,無代誌就是無事情,無事情的境界全仗這個「無智無得」的無為法。但是這無為法是需下功夫去參的,參就是修行,修「無」不修「有」,修「有」全代誌﹝一大堆事情、社會的名相啊!﹞,修「無」無代誌﹝沒有事情,不著相啊!﹞。故這個沒有心得的「無門關」就是參究者、修行者古今都要通過的大門。

若已通過這個大門,請勿被這個「沒有心得」套住,若再度出現了心得、疑團,則務必小心觀察,是否又是知識心、過去心作障?因為「無門關」門前霧重重。

打破「無門關」的種種無明,以「無所得」的智慧任意運行世間,更以「無所失」的胸襟對待生活,這個無得無失的智慧,就是OQ─零智慧的基礎觀。欲跨入OQ之門檻,唯有透過參究。從語言人類「語言精靈軟體」的天羅地網中突破與解脫,就像蜘蛛能夠在其自己吐出的網上來去自如,而不像其他的昆蟲會被牠的網所困住一樣。所以在OQ之道上的參究者,並不離開這個人間大業網,但也不會被套牢、鎖住。這種不即不離的人生觀,必須真正照見這個語言人類的精靈軟體的全部運作,以承擔、無得無失、無期待心的當下智慧─OQ而獲得大自在、大解脫與快樂。